• <s id="dvuvi"><object id="dvuvi"></object></s>
  • <dd id="dvuvi"><track id="dvuvi"></track></dd>

    1. <span id="dvuvi"></span>

      tpm管理的七個步驟

      日期:2020-09-15 15:06 /人氣: / 來源:廣東華智天誠管理顧問

      廣東華智天誠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是專注中國企業綜合管理改善提升的的落地式咨詢公司,由數十名來自中外資企業高管組成,專注于提供 "企業降本增效、訂單交付改善、庫存優化、生產效率提升、 5S管理/6S管理、TPM設備管理、精益工廠布局、專業目視化、精益供應鏈、五星班組、管理變革等綜合性問題訂制解決方案并負責落地實施。

      全國咨詢熱線:400-833-0320

        TPM管理,即"全員生產維修",70年代起源于日本,是一種全員參與的生產維修方式,其主要點就在"生產維修"及"全員參與"上。通過建立一個全系統員工參與的生產維修活動,使設備性能達到最優。

      如果企業想要提升更大的發展空間,就需要對企業進行TPM管理,但光靠人員進行一些TPM管理還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員工主動的進行TPM自主管理才行,只有把TPM管理當成了日常的行為習慣才能夠算是成功的推行了TPM管理。tpm管理的七大步驟主要是自主保全部分的內容,準確的說應該是0-7八個階段。它分為:

      0STEP  徹底的5S 活動(自主保全的基礎)以環境改善為中心,徹底改變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下面就由華智天誠的汪老師詳細解說一下TPM管理的七個步驟:

      tpm管理的七個步驟

      TPM管理的七個步驟:

      第一步:初期清掃。

        在這一階段,管理者要找到設備的污染點,改善污染環境。同時,可將故障點設為在點檢表中需要檢查的點。主要是通過清掃發掘8大不合理點基復原改善,設備基本條件(潤滑、注油、油量表、連接狀態等)整備 。效果:消耗品費節減,作業環境改善,提高清掃效率,縮短清掃時間。

      第二步:困難部位/發生源對策。

        對設備產生的故障,管理者要透過表面現象發現問題的根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清掃困難地點及不合理的根本改善,污染發生源的去除達到去除設備污染、D/T減少、PIT不良的減少 。學習WHY-WHY分析法及循壞改善法,通過第二階段的活動,消除或減少困難部位及污染源,縮短清掃、點檢時間,延長清掃、點檢周期。

      第三步:清掃和注油基準書制作。

        基準書是點檢表的初期表現形式。發現困難部位后,要制定能保證員工及時發現問題的基準書。學習正確注油的技能 。達到用水、電、氣能源費的減少,安全事故的減少,外加工費用減少。

      第四步:設備總點檢。

        目的與要求:總點檢的目的是制訂點檢的教育手冊,并藉此培養了解設備功能與結構、且能自己保養的作業人員。本步驟要求在生產線上至少有80%以上的設備實施。

        實施內容: (1)將前述第一階段中所發現的問題點與點檢基準,再次整理成點檢教育手冊。 (2)點檢教育手冊應包含下列項目:重點設備的構造、功能、正確的調整方法、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日常點檢的要點,一般常使用的日常點檢表如表5~6。(3)點檢教育手冊的內容,應利用自主保養教育時間,由上而下教育相關人員。(4)根據這些教育內容,是否能使現場作業者達到自主點檢的效果,應再予確認并作適度修正。 (5)確立總點檢的查核項目。(6)制訂機臺別“自主點檢暫定基準書”。 設備點檢point及點檢技能的學習,清掃、注油、點檢技術的統合及困難地點的改善。要求:油種的單純化、使用量的減少、產業廢棄物的減少。

      第五步:自主點檢。

        目的與要求:自主點檢要旨是,依據前述所訂各暫定基準,制訂更完全的點檢基準書,并藉此深入了解設備,有效提高自主保養水準。自主點檢在生產線上至少須有30%以上的設備實施。

        實施內容: (1)將第一階段的清掃、給油基準及第四步的自主點檢基準書,再次深入研討修訂:(2)研討重點 ①項目是否能減少(改善再改善)。②周期是否恰當:③方法是否科學:④時間是否最短:⑤保全范圍是否明確、恰當:⑥內容是否為作業者能力所及。(3)修訂后,制訂自主點檢查核表(Check Sheet)。(4)依據自主點檢查核表實施。 達到消耗品更換次數的減少、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的提高、設備故障件數得急劇減少。

      第六步:標準化。

        目的與要求:本步驟的目的,在簡化管理對象,使各項目標準化并以系統化方式進行自主保養? 實施內容:(1)整理:明訂管理對象范圍,制訂管理基準:經由整理,期能減少管理對象數量,進而更容易掌握問題點,而便于改善。(2)整頓:即遵守已決定的基準,為能遵守既定的基準,應使既有基準改善成易遵守的基準。(3)為了使設備零故障,不做出不良品,對于設備及相關物品,應作下列檢驗,以確保原有功能:①這些物品 的管理責任者應予確定,并明訂其管理范圍。②確定物品的存量、補充及報廢規則。③定位規則應予明確。④充分發揮各物品的功能。(4)標準建立的范圍,視產業狀態而定,以下提供一些項目參考: ①設備保養標準;包括:設備檢查標準、日常點檢標準、修理條件及方法的標準。 ②設備性能標準; ③設備設計規格標準; ④設備耗料采購規格標準; ⑤設備耗料檢查驗收標準; ⑥標準改訂的辦法及規則。達到設備故障時可以緊急采取措施、平均的修理時間(MTTR)縮短、設備信賴性提高。

      第七步:自主管理。

        目的與要求:本步驟的目的,是將公司的方針與目標確實展開,并作FMEA、MTBF等分析記錄,使改善定?;?。實施內容:(1)以小集團組織為活動主導,推展自主保養活動。(2)實施M—Q分析的內容。 維持現工程/設備狀態,制定基準的改善及標準化。達到設備突發故障零化狀態、設備突發不良零化狀態、高品質工程、高生產性設備狀態的維持。

        在開展以上7個步驟前先要做好0 STEP : 整理 / 整頓 / 清掃 工程、作業場所環境改善角度的清掃活動; 工程內使用物品的3定管理。0 STEP是其他步驟的基礎,如果“5S”的工作為做好,談后面的改善純屬無稽之談。就是有效果也是曇花一現,不能維持。

      結語:TPM管理的一項特色是自主保養,即制造部門也參與設備保養的精益管理工作。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為求企業的生存,設備管理保養活動的重要性將受到重視,同時,需要對操作人員以及保養業務再做檢討。設備自主保養是深化推行TPM的一個重要部分,自主保養體系的展開,需要穩打穩扎、有條不紊地進行。


      作者:華智天誠管理顧問


      現在致電 400-833-0320 OR 查看更多聯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頂部
    2. <s id="dvuvi"><object id="dvuvi"></object></s>
    3. <dd id="dvuvi"><track id="dvuvi"></track></dd>

      1. <span id="dvuvi"></span>